“别喊了!什么事都要我帮着做,你长这么大除了哭还会干啥?”
儿童乐园中的一声怒斥,把我的目光拉向了不远处的一对母子。小男孩被妈妈吼了之后,哭哭啼啼地反复说:
“妈妈帮我系鞋带,妈妈帮我一下!”
而刚刚宛若河东狮一般怒吼的妈妈,在孩子的哀求下狠狠叹了口气。
最终还是屈服于孩子的眼泪,蹲下来给他系鞋带,一边系一边抱怨:“我真是天生欠了你的!小讨债*!”
看着这对母子的相处方式,我不禁暗自摇头。
如何正确的帮助孩子,本是父母的必修课,却还有太多太多父母没有修及格。
年幼的孩子,在生活和玩耍中总是能碰到一些难题,有些父母因为觉得孩子还小,手脚笨拙,就会习惯性地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他。
殊不知,这种看似帮助孩子的行为,可能会害了他一生。
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分阶段进行的,这个阶段的成长任务完成不了,就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发展。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
“在孩子3—5岁时,他会迈入人格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决定了孩子究竟是依赖父母,还是逐渐培养出独立人格。”
独自面对困难,本是孩子进行学习的大好时机。
而父母不恰当的出手帮助,不仅会限制孩子那颗充满探索欲望的自由心灵,更会挫伤孩子的独立意识。
孩子的依赖心理,其实是父母从一开始“帮”坏了的产物。
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确实有一些事情是他能力之外,需要大人进行协助的,当孩子向我们求助时,我们总不能冷眼旁观吧?
那么,面对孩子的求助,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首先要避免的就是以下2种错误做法。
1、语言上贬低孩子
“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太笨了你。”
“笨手笨脚的,让我来!”
这些贬低孩子的语言,就像一柄柄利剑,无形中就能刺伤孩子的心灵。
当面对困难时,孩子会本能地感到生疏和迷茫,还可能会产生一些恐惧情绪。
这时孩子的求助,是他传递需求的过程。
当父母以否定性的语言作为答复时,不仅会挫伤孩子探索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还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更加容易使孩子在今后处理事务的过程中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无能,不愿意去尝试,从而加剧对他人的依赖。
2、行为上大包大揽
还有一种错误做法更加常见,那就是抢着帮孩子把所有事情都做完。
蛋蛋在三岁多的时候特别喜欢拼乐高积木,但是因为不能充分理解图纸,每次拼的时候,不是这里缺了一块,就是那里安不上一个零件。
在蛋蛋向陪玩的姥姥求助时,热心的姥姥往往会一下子帮蛋蛋把玩具全部拼好。
久而久之,蛋蛋就越来越不愿意自己拼乐高了,总是希望大人全部拼好了之后再给她玩。
这样大包大揽的行为,会使孩子失去继续努力的机会,该掌握的技能没有掌握,反而养成了容易放弃的习惯。
那么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父母怎么帮才能恰到好处呢?这两个原则必须掌握:
1、禁止说“你不行”,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积极肯定
如果要评选父母禁语榜单,那么“你不行”一定会名列榜首。
孩子的自尊心与生俱来,伴随着第一声啼哭开始,他们就抱着巨大的热情开始了自己的学习之旅。
3岁以内的孩子,不仅在生活上需要父母的照顾,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也需要父母的引导。
一句简单的“你不行”,虽然只有三个字,但扼杀的可能是对孩子来说无比重要的自信心。
孩子天生渴望父母的肯定,这是最有力量的鼓励。
当孩子尝试着独自处理难题时,你首先需要肯定他这种自主探索的精神。
当孩子向你求助时,你可以只在关窍处提供帮助,并且握着孩子的小手,让他有切实的参与感,耐心的教导他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教会孩子之后,可以让孩子再独立尝试一遍。
当孩子成功后,要及时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积极肯定。
当孩子觉得自己很棒,有能力时,就会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就拥有了独立型自尊。
进而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爱的,确信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追求和实现抱负。
2、不过度保护,让孩子勇敢尝试
过度保护,其实等于囚禁。孩子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都受生命发展的内在规律所驱使。
当孩子面对难题时,他的每一次挑战尝试,都是在为自己的人生积累经验。
父母的过度保护,大包大揽,会让孩子缺少必要的生命历练,身心智能发育都会受到限制,长大之后难以自主。
当孩子向你求助时,你可以引导孩子,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
上一次蛋蛋需要拿到展示柜上的一个玩具,但自己个子比较矮,够不到。在蛋蛋向我们求助时,他爸让蛋蛋拿个小板凳垫到脚下再尝试一下。
蛋蛋成功后,他爸就再跟蛋蛋复盘了一下这次小小的胜利,教会蛋蛋如何在遇到问题时,转变思维,借助其他物品来达到目的。
并且也顺带跟蛋蛋进行了一下安全教育,在攀高时要量力而行,当大人不在身边,无法提供保护时,不可以自己搬凳子爬高。
其实,行为是成长愿望的表露,孩子在一天天的长大,虽然看起来稚嫩可爱,但他们掌握的本领着实不少。
在下面的这些活动中,父母其实不需要为孩子提供帮助:
1、自己吃饭
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吃饭是人的生存需要。
吃饭是孩子的本能,而自己吃饭的愿望,从孩子一岁前就有了。
当孩子拥有了最基本的抓握能力之后,他就可以开始自主吃饭了。
我们只要把小块、小条状的食物放到孩子的小碗里,他就可以自己抓着吃了。
就算孩子拿的不稳,弄得桌上、衣服上脏乎乎的,我们也不应剥夺他自主进食的权利。
自主吃饭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更能培养他的独立性。
2、自己穿衣服、穿鞋
一岁的孩子,基本上能够顺利脱掉袜子、鞋子、宽松的上衣,到了2岁左右,有的孩子就会开始尝试自己穿衣服。
在闲暇时,我们可以交给孩子正确的穿衣方式,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自己锻炼。时间紧急时,父母可以适当提供帮助。
3、铺床睡觉
孩子可以独立行走开始,我们就可以邀请孩子帮我们铺床,在母子齐心协力的时候,教会孩子如何铺床。
这样等到孩子3岁左右时,他就基本能给自己铺上小毯子,盖上小被子了。
4、自己拿东西
像小水壶、小书包这些不重的物品,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拿着。
这样可以让孩子理解什么叫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能培养孩子对于物品归属权的认识,一举两得。
孩子就像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在父母的照顾下,他会积蓄自己的能量,当破土而出之时,父母的过度照顾就会变为他成长的阻碍。
在恰当的时候,给与孩子恰当的帮助,这才是我们关爱孩子的正确方式,你们觉得呢?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选择性的帮助孩子,不能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揽,这不是帮孩子,这是害孩子。
为人父母,要正确的帮助孩子,在孩子力所不能及的时候去帮助孩子,你们认为呢?
分享文章,让更多的父母知道如何选择性的帮助孩子。
*来源:亲宝宝育儿(ID:qbaobao6),分享最新鲜的权威育儿知识、婚姻家庭感悟,科学育儿路上,陪千万父母一起成长。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龙生九子各不同,因材施教有所成。
九子登科惊天下,一门才俊展鲲鹏。
九子网:中国专业母婴育儿网站(9zi.cn九子育儿:中国父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