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采用有限元模型(FEM)模拟后路、前路、前后路联合入路以及多种固定方式治疗C5/6ASCF,观察比较内固定节段的运动学改变及内部应力分布情况。
结果及结论:
①单纯前或后入路时,长节段固定的稳定性优于短节段;
②前后路联合固定稳定性优于单纯前或后入路;
③后路三个节段固定可获得最佳经济-疗效-稳定性效益;
④后路长节段跳跃置钉与连续置钉稳定性相当,因此采用跳跃置钉方式可降低内植物费用而不会牺牲稳定效果。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生物力学、内固定稳定性、有限元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全身性、非创伤性的风湿性脊柱炎,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总体患病率为0.1-1.4%[1].由于椎旁韧带和椎间盘骨化、骨质量差、力臂长并且骨折通常累及三柱,导致ASCF极度不稳[2]。非手术治疗,如颈胸支具、Halo支架和轴向牵引等,有极高的概率(60%以上)发生骨融合失败、神经功能损害甚至死亡[3]。而手术治疗可产生即刻稳定性、避免长期卧床,也是恢复脊柱序列、解除脊髓和神经压迫的唯一方法[4].因此,外科手术是ASCF的首选治疗措施。
ASCF的手术入路包括前[5]、后[6]及前后联合[7]入路,各种入路均有外科医生采用,然而手术效果不尽人意。迄今,关于ASCF手术入路、内植物长度及密度尚未达成共识,仅有低水平证据,包括病例系列研究或小样本病例报告进行探讨[8]。因此,课题组设计了一项FEM的生物力学模拟研究,探索上述问题的答案,寻找最佳经济-疗效-稳定性效益,为ASCF患者内固定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01
方法
1.1AS及ASCF模型构建
在课题组前期构建的颈椎FE模型中[9,10],调整相关参数以模拟AS及ASCF特征,包括:
①椎间盘外层、后纵韧带(PLL)、前纵韧带(ALL)和关节囊韧带(CL)均采用骨化参数[11];
②皮质骨和松质骨均采用骨质疏松参数[12];
③上颈椎运动功能正常,下颈椎因为骨化导致运动功能下降,相对固定[13];
④椎旁肌提供动力来源[14];
⑤颈椎前凸较大,模拟终末期AS的临床特征[15](图1)。骨折处模拟在最常见的骨折节段C5/6(图2)。两个模型具体构建方法参见原文。
图1:AS模型图2:ASCF模型
1.2内植物模型构建三种入路、不同内植物长度及密度的内固定方式被模拟(图3)。
图3:用于测试分析的13种内固定方式示意图
1.3加载方式及边界条件
为了更好的模拟生理载荷[16],我们采用如下加载方式:
①椎旁肌预加载50N模拟肌肉张力;
②C2加载50N轴向载荷模拟头部重量;
③C2终板施加2nm纯力矩模拟屈伸运动。1.4观察评价指标
①骨折节段的运动变化率(RMC):分析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稳定性;
②钉、板及棒的应力分布情况(ISD):分析载荷分布特点;
③钉、板及棒的最大应力(MS):分析各部位最易失效处。02
结果
2.1运动学结果
在AS模型中,C5/6矢状面屈、伸活动度(RoM)分别为:屈曲0.8°,伸展0.13°,将这两个数值作为ASCF运动数值的基线。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①前路单节段(A1)、三节段(A2)以及后路单节段(P1)的RMC均超过基线3倍,说明这几种固定方式的稳定效果非常差;
②后路三节段(P2)、后路五节段(P3)和后路五节段跳跃置钉(P3skip),在RMC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后路单节段(P1),但三者RMC相近,说明长节段固定效果优于短节段。即使采用跳跃置钉也可获得良好效果,但跳跃置钉可减少医疗费用;
③所有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方式的稳定性均高于基线。即采用联合入路,即使是前后单节段(A1P1)也要优于单纯入路。(图4)图4:C5/6ASCF各种内固定方式RMC数据
2.2ISD及MS分析结果
与单纯前或后路相比,前后路联合内固定可显著降低螺钉、前路钛板和后路棒的最大应力,不同联合方式区别不显著,A1P1即可能获得满意的稳定效果。(图5-8)跳跃置钉与连续置钉对ISD和MS的影响不显著。
图5:前路螺钉ISD及MS分析
图6:前路钛板ISD及MS分析图7:后路螺钉ISD及MS分析
图8:后路棒ISD及MS分析03
讨论
本研究是第一个在准-静态载荷下ASCF的生物力学研究,模拟术后即刻稳定性,比较不同手术入路、内植物长度和密度的生物力学表现。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脊柱外科医生在面对ASCF患者时做出最为合理的临床决策。ASCF单纯前路手术的优点在于创伤小、软组织并发症少、前路直接减压、椎间融合率高等,但内固定失败率高达50%[8]。事实上,单纯前路手术治疗ASCF并不受脊柱外科医生欢迎,只有15%的患者采用这种方法[17]。本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前路固定节段越长,内固定稳定性越好。因此,对于那些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而不得不考虑单纯前路手术的患者,应尽量延长固定节段。临床上,单纯后路手术似乎最为常用。其优点在于椎管减压较前路容易,可多节段椎板切除,处理血肿及椎管占位更方便,并且可延长手术节段。研究表明,单纯后路手术失败率低于单纯前路[18],有50%的患者采用了这种方法[17]。从RMC的角度来看,单纯后路单节段固定在抗屈伸方面并不优于前路单节段,但后路长节段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前路长节段。因此,对于不能接受前路手术的ASCF患者,如颈椎后凸过大者,后路长节段固定可能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但是单纯后路长节段手术存在手术创伤较大;需翻动至俯卧位麻醉,增加骨折部位损伤脊髓的风险;关节囊韧带骨化导致解剖标记不清;无法完成前路减压等缺点,因而这种内固定方式并不是绝对的推荐。25%的ASCF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的方法[17]。虽然这种方法手术创伤最大,但是只有该方法才能实现°骨融合以及前后路减压,且稳定性最佳,许多学者支持这种方法[19]。本研究表明,前后联合入路与单纯入路相比,即使是单节段联合内固定,其稳定性也要优于五个节段的单纯后路固定。因此,仅从生物力学因素考虑,不考虑创伤大小,手术并发症等,前后路联合手术可能是ASCF最稳定的方法。单纯后路固定从单节段增加到三节段时,稳定性增加非常显著。然而,从三节段增加到五个节段时,稳定性的增加并不显著。因此,单纯后路三节段内固定治疗ASCF可能是最经济的选择。跳跃置钉和连续置钉的MS和RMC没有显著差异。考虑到每增加一个螺钉将增加手术创伤、经济成本和风险,后路长节段跳跃置钉可能是ASCF患者的一个可替代方案。04
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C2-T1的FE模型以模拟ASCF的多种手术方式。研究结果可为ASCF外科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单纯前或后入路,节段越长内固定稳定性越强。对于后路手术,采用三个节段内固定可能是最具优势的选择。仅从生物力学角度考虑,不考虑创伤和并发症等,建议采用前后联合入路,以获得最大稳定效果。跳跃置钉是ASCF的一种替代方法,因为它与连续置钉具有相似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CalinA,FriesJF.Strikingspanvalenceofankylosingspondylitisin"healthy"w27positivemalesandfemales.NEnglJMed..(17):-9.2.HunterT,DuboH.Spinalfra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