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瓜氨酸肽抗体(Anti-citrullinatedpeptideantibodies)
14-3-3eta
抗p68(BiP)抗体
抗RA33抗体
抗葡萄糖磷酸异构酶的抗体
了解检验的临床价值很重要一,类风湿因子现在很明确,类风湿因子(RF)是针对IgGFc段的抗体。通常我们检测的是IgM型的RF,但实际上也存在IgG、IgA等类型。而且,高滴度的IgG型RF可能预告类风湿血管炎的发生。因此,如有条件做RF的分型检测是有益的。1,检测方法最早是采用人血IgG致敏的绵羊红细胞做底物,然后看检测对象的血清是否能引发底物发生凝集反应。此后有演变出用人血IgG包被皂土颗粒,人血IgG包被乳胶颗粒等,从而替代绵阳红细胞作底物。医院在年代还比较过用北京厂商的乳胶颗粒、上海的乳胶颗粒、绵羊红细胞的效果。最终发现三者无统计学差异,不过初步数据显示绵羊红细胞敏感性最好。在今天,我们还有免疫透射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等等。目前还没有完全的标准化RF的检测方法。但通常认为,自动化方法(如,免疫透射比浊法、ELISA)往往比人工方法的可重复性更好。值得注意的是,IgM型的RF血清阳性可以带来很多检验误差。比如,很多地方在测IgM型新冠病*血清抗体。但是RF阳性时,可以导致虚假的新冠病*血清阳性。注意检测方法的影响2,类风湿因子的临床意义目前已知,在不同疾病人群里,RF是阳性的。干燥综合征-----75%~95%
混合型结缔组织病----50%~60%
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Ⅱ型和Ⅲ型)----40%~%
系统性红斑狼疮----15%~35%
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5%~10%
丙肝病*感染者者-----54%~76%
结节病
B细胞肿瘤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现在清楚,约70%~90%的RA病人身上可以检测出RF。其阳性率甚至有时不如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干燥综合征病人。而且,健康人群里也有一定比例存在血清RF阳性。对那些献血时是健康者,而后转变为RA的人群做研究,约30%血清里发现了RF。但是,研究也证实,大多数无症状的RF阳性人并不会转变为RA病人。当RF的滴度越高,RF的类型越丰富多样,那么未来转变为RA的可能性越大。而始终表现为「低滴度RF阳性」的人群,转变为RA的可能性很低。哪些人可以有RF阳性?3,我们什么时候测RF?不要对任何无症状的看似健康者做RF测定。哪怕对方是一个有类风湿关节炎家族史的健康者。因为无症状者在做RF检测前,他罹患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很小。已知中国人群的类风湿关节炎(RA)的患病率是0.3%~0.5%。(请注意,并不是发病率。我们很多医学参考书把患病率跟发病率混淆,这是很不应该的。)RF的特异性约85%;即个没有RA的人,他们中85个是没有RF,15个有RF阳性。RA的敏感性约70%;即个RA病人,其中70个存在RF阳性。假定10万个普通中国人来做RF检测,患病率是0.5%。也就意味着人会是RA病人。那么计算结果如下:99(非病人)×15%=
(RA病人)×70%=
即人群里有+=个人存在RF阳性。但真正的RA病人却只有个。那么,我们对一个无症状者做RF检测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因为你根本不能从此找出那些可能会发展为RA的病人。如果大家感兴趣,还可以计算下不同「检验前概率」下的RF检查有多大帮助。限于篇幅,本主题不再讨论。文中图片来自图虫创意题图来源:站酷海洛参考资料:1,《FiresteinKelley’sTextbookofRheumatology》(第11版),2,《Rheumatology》(第7版)3,Uptodate临床顾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