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骨骼,以脊柱疼痛及活动受限为特征,以骶髂关节炎为疾病标志。发病年龄为15~30岁,且男性病人远远多于女性。根据我国近20多年来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该病的患病率达0.3%左右,大多在患病的前10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年龄早,发病后即为终生患病,且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病人及家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来源:医院
患者的心理负担易影响疾病的康复
在20世纪30~40年代,医学领域提出了生命质量的概念,70年代后形成研究热潮,从此,生命质量成为强直性脊柱炎等慢性病和肿瘤临床研究必不可少的评价内容之一。在生活质量的评价中,心理及社会状况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调查发现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造成心理负担的原因主要有4点:
1发病年龄早
平均发病年龄为23.2岁,正是青壮午时问,当病人得知年纪轻轻即患上这样一种终生疾病,对病人的心理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2害怕误诊
在新闻、网络等平台上,多多少少都看到过一些误诊现象,其中最容易出现误诊的就是各类慢性病、关节疾病等,这说明了患病一医院就诊。
3治疗不规范,病急乱投医
在诊断明确之后,也还是有大量的不规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治疗基本是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一线用药,结合一些二线用药。但医院得知自己的病没有特效疗法后,到一些在媒体上做广告的所谓“神医”处就诊,或是在当地寻找所谓民间偏方,结果耽误了正确的治疗,经济上也受到了一些无渭的损失。
4病人的心理状态
有的病人表现出担心及害怕,主要是在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夸大宣传下,对强直性脊柱炎的预后估计过于悲观,担心疾病演变会造成脊柱强直及残废等,这部分病人主要是病程较短,治疗不规范,而且多数是初诊。有的病人显示出失望的情绪,主要见于病程较长者,他们大多经历多方求医,尝试多种方法,但均效果不佳,故表示出对当前医学水平的失望。还有的病人显得较超脱,亦见于病史较长者,这部分病人的求医经历亦较多,医院诊治过,对有关书籍比较熟悉,故一方面对疾病有较深认识,亦对目前医学的局限性表示了相当理解。另外的一部分病人的心态较矛盾,自己亦存在着不同的想法。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该如何护理
1做好疾病的宣教
目前一些媒体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宣传很多都是一些所谓“名医”的疾病宣教,大多存在片面夸大严重性的成分。实际上,大约70-80%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预后都是比较良好的,只会造成脊柱的轻至中度活动受限,只要坚持锻炼,对日常工作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所以强直脊性柱炎的宣传重点应该放在告诉病人该疾病是一种终生疾病,治疗不应该期望能根治。应该以控制症状、减少功能丧失为主,同时应告诉病人该病是一个良性发展过程,打消其恐惧感,重新树立生活信心。
2加强功能锻炼
目前医学界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一个共识是把病人的自我锻炼提高到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药物治疗对控制髋关节的病变有一定效果,但对脊柱病变的发展作用不明显。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加局部血液的循环,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减少纤维组织增生及钙化;更重要的是,适当锻炼可以增加髋部、大腿、腰肌等的活动范围及肌肉力量,增加病人活动能力。医学界这样的案例有很多,病史20多年的患者,体检时Sch0ber试验(反映腰椎活动度的一个指标,数值越小说明腰椎强直越明显)为零,但弯腰捡物品、上下车、转身等日常工作不受影响,体形亦看不出变化,这就是髋部及大腿肌肉活动增加代偿了腰部的活动范围,以及平时注意保持良好姿势的结果。所以对于病人医生都会向其宣传锻炼的好处。
3注意疼痛的治疗及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的住院病人突出表现为明显的腰、背、颈、骶部以及髋部的疼痛,有时非常剧烈以至不能下床、翻身、睡眠等。这对病人的生理、生活以及心理是严重的打击,也使得医生无法向病人推行锻炼的计划,所以疼痛的治疗及护理成为病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除按照医生医嘱给予药物以及物理治疗的方式外,还可向病人解释疼痛原因,主动与病人交谈,向其提供报刊、电视等娱乐节目,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等。从而使病人精神放松,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
4注意心理支持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多数为年轻人,对生活及事业都存在许多理想,患病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严重打击了以后工作及生活的信心,对以后社会角色的定位也有严重影响。对此,应该要让病人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坚持锻炼,保持尽可能多的身体功能,同时应鼓励病人尽可能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及活动。由于他们与很多护理人员处于同一年龄段,彼此之间有较多的共同语言,交流时有更多亲切感,甚至可能比医生的单纯宣教有更好的心理支持效果。
提醒患者,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综合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病人以及家属的共同配合,采取躯体疾病、心理疾病与社会功能的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平台提供专业、靠谱而又接地气的风湿疾病知识,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