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中我们谈到了文学病的转变现象。现在我们来聊聊影视文学作品中医学元素的其他特点。
虽然身边的病例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印象特别深刻、存在着熟悉感,比如「我」的大伯得了肢端肥大症,或者「我」的侄女得了地中海贫血,会让「我」对这些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最终结局有比一般人更多的感性认识。
但是要让特定的疾病成为一个文学影视作品中的符号存在,就需要在更多的人群中激发起类似的熟悉感,也就是说这种疾病需要在一个时代中具有普遍性,也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要拥有较高的发病率。就像我们前面说的由于社会工业化进程中的诸多因素,结核病的发病率大大减少,而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率却逐年增高,这些都在影视文学作品这块透镜中得到了真实反映。但是如果过去的作家人人都写肺结核,现在的作家人人都写阿尔兹海默症,这样也会缺乏新意,那么作家在创作新作品的时候,选材就会从疾病的戏剧性效果入手。虽然前年上映的电影《小丑》中的故事和人物都是虚构的,但是困扰主人公Arthur的却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罕见病症:假性延髓情绪,常出现于脑外伤或者脑卒中病人中。电影中男主角的演技将这种反常的、夸张的、不能自制的痴笑症状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充分理解了这个症状和剧情转变以及个人命运改变的关系。顺带一提,我们前面提到现代人的预期寿命显著延长使得阿尔兹海默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高,但是年龄增长同样是恶性肿瘤的首要危险因素。据统计全球每年癌症新发病例接近万,而阿尔兹海默症新发病例只有大约万,在患病人数上癌症远高于阿尔兹海默症,但为什么前者更吸引文学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