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脊柱炎QA:
1、患强直性脊柱炎的人多吗?
据估计,中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万,发病率在0.1%~0.4%之间。年轻人容易遭受强直性脊柱炎的侵袭,发病一般在20~30岁。由于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疼痛与其他导致背部疼痛的常见原因很难区别,因此患者可能在出现症状多年后仍未被确诊及治疗,导致明显残疾。
2、强直性脊柱炎可以治愈吗?
强直性脊柱炎无法被彻底治愈,常常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脊柱及关节畸形,但本病一般不影响寿命,随着生物医药科技的快速发展,只要病患早诊断、早发现、早诊治,把握住「*金治疗期」进行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也可以被有效控制或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
任何所谓的可以“包治愈”、“断根”等说法,都为骗局。
3、HLA-B27是什么,与AS有什么关系?
HLA是3个英语单词的大写字头,H代表人(Human),L代表白细胞(Leucocyte),A代表抗原(Antigen),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原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表达产物,属于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起到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多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为阳性。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和HLA-B27密切相关,正常人群的HLA-B27阳性率因种族和地区不同差别很大,我国约有6%~8%的人为阳性。我国AS患者的HLA-B27的阳性率为90%左右,另有资料显示,AS的患病率在患者家系中为4%,在HLA-B27阳性的AS患者一级亲属中高达11%~25%,这提示HLA-B27阳性者或有AS家族史者患病的危险性增加。但是,大约80%的HLA-B27阳性者并不发生AS,以及大约10%的AS患者为HLA-B27阴性,这提示还有其他因素参与发病,如肠道细菌及肠道炎症。
4、强直性脊柱炎一定会遗传吗?
强直性脊柱炎是不是遗传病还没有定论,但是90%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有遗传因素的。所以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HLA-B27有直接关系,由于HLA系统与血型抗原一样,是由遗传决定的,因此遗传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HLA-B27阳性人群中,本病的发病率大约占20%,其余80%不患此病,说明除遗传因素外尚存在其他致病因素。
5、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需要使用哪些药物?
(1)非甾体抗炎药:这一类药物可迅速改善患者腰髋背部疼痛和发僵,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及增加活动范围。(2)柳氮磺吡啶:该药可改善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节疼痛、肿胀和发僵,并可降低血清IgA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活动性指标。(3)甲氨蝶呤: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柳氮磺吡啶和非甾类抗炎药治疗无效时,可采用甲氨蝶呤。(4)来氟米特:本药对外周关节炎疗效较佳。(5)糖皮质激素:少数病例即使用大剂量抗炎药也不能控制症状时,使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暂时缓解疼痛。(6)沙利度胺:一些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后,临床症状、ESR及CRP均明显改善。(7)生物制剂: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类生物制剂对强直性脊柱炎具有很好的疗效。持续强效、安全性高、副作用低。
类风湿性关节炎QA:
1、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表现有哪些?
发病初期可出现单一或多个关节肿痛,大多为手指或足趾关节对称性肿痛,偶尔呈游走不定的多关节肿痛,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及足关节最多见,其次肘、肩、踝、膝等关节,远端指间关节及脊柱极少受累,受累关节炎症导致充血、水肿或渗液,常致关节肿痛、压痛及僵硬不适,关节痛往往以夜间、晨起或关节启动时为著,急性发作时,关节普遍肿胀,疾病晚期常出现「天鹅颈」「纽扣花」样畸形。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晨僵是怎么回事?
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非常突出的一个临床表现,患者早晨起床或睡醒之后,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同时可伴有肢端发凉、麻木等现象,严重时可有全身僵硬感,经活动后,症状会缓解,甚至消除。
出现晨僵的原因是由于在睡眠或运动减少时,水肿液蓄积在炎性组织,使关节周围组织肿胀所致。病人活动后,随着肌肉的收缩,水肿液被淋巴管和小静脉吸收,晨僵也随之缓解。因此,只要受累关节活动减少或维持在同一位置较长时间,白天也可出现关节发僵,事实上和晨僵是一回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急性期或病情活动期均有晨僵的表现,持续时间和滑膜炎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均可出现晨僵,但极少像类风湿关节炎一样持续1小时以上。
3、类风湿关节炎会遗传吗?
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轻微的家族聚集倾向和孪生子共同患病的现象,提示遗传因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导致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遗传只起一定作用。遗传因素部分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但并不一定遗传,目前研究认为,遗传因素造成了类风关的易感性,感染可能触发疾病。
4、怀疑类风湿关节炎应做哪些实验室检查?
一般需要检查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生化(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等)、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RF-IgM)、抗环状瓜氨酸(CCP)抗体、关节X线片等。
5、什么是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因子(简称RF)是人体内的一种自身抗体,可以用来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据研究报告,在类风湿病人中,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占40%—70%,其中尤其以病变广泛、病情严重、病程长、活动期及有关节外病变者的阳性率为高,且长久存在。正因为如此,国际上通用的诊断类风湿标准中,都将类风湿因子列为其中之一。类风湿因子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血清学标志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标志。
6、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制剂有哪些?
生物制剂,即基因工程蛋白,是目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最新且最具疗效的药物,这类药物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抑制免疫系统中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组分来发挥疗效。生物制剂通常在其他药物未能阻止炎症发生的情况下使用,可减缓甚至终止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进展。(1)TNF阻滞剂可通过抑制一种称为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炎性蛋白来减轻疼痛和关节损伤。TNF阻滞剂可以阻止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恶化,包括依那西普(恩利)、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等;(2)其他抑制免疫系统不同区域的生物制剂包括托珠单抗、阿那白滞素和B细胞单克隆抗体。
7、如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感觉症状好转,是否就可以停药?
类风湿关节炎目前还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因此治疗目的为:减轻关节肿痛和关节外症状;控制关节炎的发展,防止和减少关节的破坏,保持受累关节的功能;促进已破坏的关节骨的修复,而且,类风湿关节炎不可能完全治愈,只能缓解,需要终身治疗。患者觉得症状好转,可以适当减量,但不能停药,一旦停药,病情会反复发作,因此,患者应定期风湿免疫科门诊随访,切不可擅自停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