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施尔明眼科山东中医院
《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中医养生观点,夏季人体阳气容易开发外浮,人体内阳气会变少,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充盛的时候,此时除湿、除寒效果最好。
督灸技术是运用经络、腧穴、药物、艾灸的综合作用融为一体,具有温肾壮阳、行气破瘀、拔毒散结、祛寒利湿、通督止痛的功效。督灸作用于督脉上,通过督灸的综合作用激发、协调诸经,从而达到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抗御病邪、调整虚实的功效,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
7月16日—7月25日
总共持续10天
中伏
7月26日—8月14日
总共持续20天
末伏
8月15日—8月24日
总共持续10天
适应症
眼科疾病
01
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等。
呼吸系统疾病
02
支气管哮喘、反复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骨关节系统疾病
03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风湿类关节炎、肌肉纤维炎等骨关节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04
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症、慢性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等。
瘀寒证
05
女性怕冷、手脚冰凉、月经不调、痛经以及黄褐斑、雀斑、产后头痛、坐月伤风、慢性盆腔炎等属瘀寒证者。
保健
06
调节免疫、增强体质。体虚易感冒、亚健康状态,疲劳综合征。
特殊疾病
07
强直性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等。
禁忌症
01
哺乳期或经期的女性患者,孕妇。
02
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出血性疾病及精神病、过敏体质者。
03
严重关节畸形活动不利的患者。
04
施灸部位皮肤破损者。
注意事项
#1
督灸前后注意调节饮食,以清淡为主,忌食肥甘厚腻及酒类等,施灸前2小时勿过多进食,防止灸时因胃肠受热蠕动而致腹部不适。灸后宜饮温开水,饮食温热,避免贪凉。
每次治疗需1小时以上,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
#2
#3
施灸过程中出现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心慌出汗等不适现象,请及时告知并提前结束治疗。
灸后不宜剧烈运动,保持精神愉快;注意保暖,避免受凉,24小时后洗澡,不洗冷水澡,不用空调电扇直吹。
#4
#5
治疗结束后,请缓慢坐起,继续休息5~10min后方可离开治疗室,避免体位性眩晕。
施灸后皮肤发红、发热、轻微痛痒感或全身出现轻微咽喉干燥、大便秘结、失眠等均属正常现象。
#6
三伏灸火热预约中
三伏天做四次,7-10天一次,三次送一次。
(注:生姜需自备)
原标题:《“三伏灸”——扶阳祛寒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