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三生制药(.HK)召开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娄竞博士,三生国健总裁兼集团首席科学家朱祯平博士,集团首席财务官王飞先生及投资者关系高级经理赵心怡女士出席了本次会议。
上半年国家不断推进医药行业的政策改革,推动国内制药行业向着“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患者需求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发展创新方向,鼓励和要求国内制药企业提供满足临床需求、广大人民群众可负担的高质量药品。这与公司的战略和长期发展目标契合,相信三生制药每年都能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三生制药坚定的响应国家医疗保障服务下沉策略,秉承让高品质生物药普惠患者的理念。一方面,全面推动生物药在基层患者中的可及性;另一方面,加速推进自主创新生物药的研发,同时三生制药也向市场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美消费类产品,加速推进CDMO业务的布局,共同推动集团业绩的持续发展。
收入毛利稳定增长,研发投入再创新高
上半年,三生制药实现收入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双位数,约18.9%。归母净利润约9亿元,同比增长28%,半年利润总额已超过去年全年,每股综合收益0.42港元,同比增加27.6%。毛利率提升至8.%,主要由于特比澳、蔓迪等毛利率高的产品占比高。
图表一:三生制药中期业绩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格隆汇整理
费用方面,管理费用本期约1.7亿元,销售费用率7.1%。研发费用增长6%至.4亿元人民币,研发费用率为11%。
净资产增加幅度远大于资产的增长,资产负债率很低,为11%,说明公司抗风险能力高,在资产结构上弹性好。同时现金储备充裕,近50亿。由于当前市值没有反映公司价值和实际业务前景,董事会决定回购股份以提高股份价值和股东回报,公司有充分的现金支持这个计划。管理层对未来长远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业务亮点
三生制药上半年取得丰富的业务进展,业务亮点可以分为四个板块:主营业务(生物制药)、以蔓迪为主的医美生发业务,创新产品研发及CDMO业务。
在生物制药领域,上半年,集团核心生物医药产品收入总额25.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特比澳、促红素、益赛普同比分别取得了10.7%、17.6%以及29.5%的收入增长,其他大分子产品收入增长%。小分子产品上半年总体收入达4.26亿元,同比增长6.7%。尤其是脱发药物蔓迪上半年销售收入2.6亿,同比实现%翻倍增长。肝素品种赛博利和新上市的赛博宁,销售增长28.1%。集团旗下其他小分子药品的收入增长合计接近0%。
一、特比澳:销售收入15.2亿元,继续稳居市场首位
特比澳依然是公司收入占首位的品种,上半年实现收入15.2亿元,相比去年增长10.7%。目前特比澳在升血小板药物领域当中,市场占有率达到72.%,继续稳居市场首位。作为自主研发和全球唯一商业化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产品,不断覆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和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CIT),还将覆盖儿童ITP和肝病适应症等领域。从目前的血小板减少症治疗量来看,临床渗透率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特比澳将会有更高的销售峰值。
二、重组人促红素:销售收入5.4亿元,稳居EPO产品市占率第一
重组人促红素产品,上半年销售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17.6%,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至42.8%,稳居EPO产品市占率第一。益比奥相比口服品种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四周的疗程价格只需要40元左右,在医保范围内20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是贫血治疗领域中最安全、有效,患者可负担的高性价比的药物。促红素的市场依然有巨大的潜力,市场预期EPO可能进入集采。集团在EPO产品上布局了充足的产能储备。
三、益赛普:销量大增%、以价换量策略可行
益赛普在去年经历了市场激烈的竞争和自主降价后,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量同比增长15%(折合25mg),销售收入同比上涨0%至4.亿元,验证了以价换量策略的可行性。作为国内首个上市的TNF-α抑制剂,益赛普在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适应症领域有超过16年的临床使用经验,它具有免疫原性低,严重细菌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临床优势,得到医生和患者的普遍认可。
四、国际合作强强联合,创新产出硕果累累
除了已上市的品种,预计合作引入的产品即将对集团形成销售贡献。年集团与日本东丽(Toray)达成合作,获得Remitch国内开发和商业化的独家权益。目前Remitch的三期临床桥接实验获得成功,预计上市后将是国内首个治疗透析患者瘙痒症的药物,且为口服剂,在患者端具有好的市场推广潜力。
五、蔓迪:市占率第一,医美板块未来可期
目前随着蔓迪爆发式的增长,医美生发领域也成为集团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蔓迪是用于治疗雄性激素引起的脱发外用OTC药物。年上半年,蔓迪销售额人民币2.6亿元,占中期收入比重8%左右,同比增长%,市占率71.5%,稳居米诺地尔市场第一。目前国内有2.5亿脱发人群,但是蔓迪渗透率仅占1-2%,预计将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蔓迪在三大运营渠道都取得了快速的增长。在院线,蔓迪上半年收入增长达74%,除覆盖多家公立医疗机构外,还与头部连锁植发机构雍禾植发形成战略合作。在药店端覆盖药房数量近4万家,收入同比增速达2%。线上渠道蔓迪触达千万人,订单客户超过万人,上半年收入增速接近80%。
另外,围绕蔓迪,三生制药在皮肤毛发领域还计划布局更多品种。进展最快的是蔓迪泡沫剂,将于近期申报NDA,这也是国内唯一在研的米诺地尔泡沫剂,上市后将在数年内保持独家地位。
六、扩充布局CDMO业务、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上半年,三生制药CDMO业务为客户提供包括分析检测原液和制剂生产多种类型的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4%至万元。基地包括国健基地、沈阳德生,广东松山湖产业园以及意大利的Sirton。集团去年升级了Sirton的冻干粉针线,能承接更多业务。依托沈阳三生和三生国健在生物药的领域深耕多年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三生制药CDMO业务能够满足从药物发现,临床前到商业化的全面生产环节,包括单抗,重组蛋白等多种类型的生物药物,以及水针,冻干粉针,预充针等生物药的常用剂型。
随着多个基地的陆续建设,三生制药CDMO可用产能陆续释放。同时,全球领先的硬件建设水平和多样性的产能产线,大规模钢管和耗材自产形成的成本节省以及技术和服务方面竞争优势,都将为公司CDMO业务形成长期的竞争力。目前,三生制药除了海外业务外,国内已完成订单项目数十个,可服务客户包括国内知名生物医药科技公司和制药公司,未来将通过逐步对接全球,实现CDMO业务的可持续增长。并且考虑与战略投资者以及采用合作伙伴形成更广泛和深入的合作,发挥三生制药在生物制药领域的技术和经验沉淀的巨大价值,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触手可及的生物药物。
图表二:公司业务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格隆汇整理
研发情况
三生制药的研发进展在过去的半年进展非常的顺利,可以说是完全达到预期,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预期。无论是从临床前还是临床试验,公司都处于行业的研发效率前端。
具体来说,在今年,三生制药目前已经递交了一个新药上市申请——益赛普的水针,预计明年上半年左右会有答复。在今年有希望递交两个NDA的药物——Remitch和米诺地尔的泡沫剂。
在临床三期的产品中,预期今年能完成过至少五个小分子的一致性评价研究,主要涵盖在肾脏科和自免的领域。目前已经递交了两个上市的申请,预计今年年底还将递交两项药物上市申请。值得一提的是,特比澳儿科ITP适应症,目前入组过半,有希望今年完成入组。公司还有八个项目已经进入临床二期的入组阶段,七个项目进入了临床一期的入组阶段。四个项目正进行IND的申报,还有六个项目预计在未来的12个月到18个月进行IND的申报。
临床前有四个新项目的立项。年到现在已经提交了超过40个的新药、新抗体等专利。
特别地,肿瘤管线方面,除了新靶点,有一系列的双功能抗体进行申报,已经申报了PD-1和HER2的双功能抗体在美国拿到FDA的批件。、两个双抗已经在中国递交了pre-IND的申请。从新靶点的覆盖到新抗体平台,新双抗申报也是非常进行得非常的顺利。公司还对现成产品进行一些联合开发,预计在明年公司会有一系列二期三期临床的大适应症的肿瘤项目。
图表三:公司研发管线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格隆汇整理
国际化合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开发新的靶点,比如与Verseau合作的是全新肿瘤免疫治疗的靶点。一方面是新的平台,如Numab多抗的平台,估计今年会另外引进一个针对某个肿瘤靶点的一个多特异抗体,进行中国的开发和商业化。
QA
Q1:公司对于CDMO这块业务是怎么考虑的,为什么在这个时间把CDMO业务作为一个核心板块业务拿出来,公司后续对这个产能规划有什么新的安排?
A1:第一,从集团的产能需求看,未来对于产能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三期产品和上市后产品的供应安排,对于集团目前的产能规划就会有一个时间差,那在这个阶段正好能在上海基地开展很多CDMO的业务,等到三生国健的自身需要产能的时候,基本上沈阳德生以及松山湖产线就已建立起来,客户订单业务就可以顺利的转移,所以现在是我们利用国健产能开展CDMO业务接触的很好的时机。第二,三生是国内最早的单抗生产企业,具有10年以上抗体的生产经验,成熟的平台技术,上游生产环节上培养基等耗材,纯化填料等环节上自产的技术,能够给生物药生产带来显著的成本节省,单体万升不锈钢的反应器规模等竞争优势在国内是非常稀缺的。资本开支的数据也体现出早在三年前公司就已经开始比较前瞻性的布局CDMO业务。第三,集团本身的研发项目也有很多licenseout的机会,在产能,资金方面都需要各方面的资源支持做更多的三期的开发,这也是我们独立CDMO业务的出发点之一。
Q2:今年上半年益赛普有一个非常不错的恢复性增长,具体拆分医院的恢复量,医院的贡献量以及目前渠道下沉的进展。
A2:主要增长来源还是来自于二线三线。大城市竞争相对激烈,增长在20%左右,但是在三四五线城市的增长都是超过50%的。目前看下来分比例的话,一线二线所占销量占比总体下降,大概在60%,三线到五线贡献40%的比率。上半年已经新增了将近1家医院,上百个县域市场。目前益赛普覆盖了多个县,超过家县域是今年上半年新增的。逐步的覆盖三到五线城市以及现有的一些空白市场,因为现在主要的竞争对手还没有进到这个县级市场,而患者大部分处于县域市场,所以我们预计益赛普的下沉布局的战略方向和预期都是不错的。
Q:考虑到蔓迪的市场预期,公司是否考虑会增加一些OTC的产品线。
A:蔓迪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居于首位。同时我们是国内唯一进行米诺地尔泡沫剂研发的公司,预计获批上市后未来几年内都将是国内的独家品种,产品的竞争格局良好。目前我们在毛发领域除了蔓迪外,已有代理仙琚的非那雄胺,和运营自己的蔓森斯品牌洗发水等,在管线上也一直通过自主研发和外延并购的渠道,不断考察毛发领域的协同产品,希望未来继续扩充OTC产品管线。
Q4:mRNA的CDMO产线布局情况?
A4:松山湖基地包含了MRNA原液和制剂的生产线,规划产能是年产万剂的,包含了生产质粒生产与纯化,LNP的生产和制剂制造。国内CDMO企业存在订单承接能力不足的现状,行业中存在外溢订单的客户需求。结合三生的技术实力和在产业中的口碑,我们也相应布局了mRNA的产线,根据目前的建设进展,预计22-2年就能够进入投产阶段。
Q5:三生制药既是biotech公司又开展CDMO业务,为什么考虑这种混合模式?从客户端来讲,客户很多时候考虑到的竞争会不会不利于CDMO业务?
A5:三生国健之前在CDMO业务方面也有过尝试,但是后来因为自己本身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包括有一些类似的顾虑,国健后续把主要的产能都留给了自己的产品。回顾那个时期,生物药的开发靶点是相对来说比较集中的,开发的药品种类相对来说重叠度比较大,因此对结构的权益有顾虑是可以理解的。但结合目前的行业发展阶段看,单抗的靶点越来越多,生物药的类型覆盖面越来越广。三生国健在自身的一个管线上有自己的重点,可以给客户提供更多技术层面的指导,在业务、药品类型上能够获得较快的成就,减少申报上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提升客户的研发效率。总而言之,公司自研管线能够跟客户之间形成差异化和信息隔离,达到了让客户满意的效果。所以从上半年的合作落地的订单上也反映出,公司是能够合理的管控这方面的风险,做到双方之间都有一个比较满意的合作模式。除此之外,我们也在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形成独立运营的业务实体后肯定会建立独立的管理机制,从根源上为客户提供保障。
Q6:在两性霉素B脂质体(安毕霉)这个产品的这个商业化策略上,有哪些是跟别的公司做的不同的地方。
A6:公司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上市申请已经获得CDE受理,预计第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上市。安毕霉这个品种在结构上能够形成稳定的双分子层,在临床上有显著的优势,包括结构稳定性更高,适应症更广,包括HIV患者脑膜炎等适应症领域是领先对手的,安全性和用法上都相比同类产品具有优势。这些都会在市场推广上成为宣传的点。未来市场开拓计划交给特比澳团队推广,作为集团最大的销售团队,医院广泛。在医生专家层面会通过临床上优异的数据,证明其在临床上与原研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