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烟台11月1日讯作为眼科专家,医院眼科副主任马路生从医20年,为无数的患者带来光明。在破解各种疑难杂症的同时,马路生和他的团队始终保持一颗对医生这个职业的敬畏之心,他们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乐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非凡的事,诠释着大医精诚。
六科室专家护航,危重老人“复明”
胆子大?不,是敢担当!
作为烟威地医院,烟台医院在享受盛名的同时,也医院的压力,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要接诊各种疑难杂症患者,医院转来的危重患者。
马路生(右三)在查房
今年2月份,75岁的王先生来到医院眼科,希望能再次看清这个世界。但王先生自己也知道这几乎是一种奢望,他被白内障和青光眼困扰多年,左眼视力几近丧失,医院诊治均没取到良好效果。治疗失败的原因很简单,王先生若想复明必须接受手术,而他年事已高,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医院都拒绝给他开展手术。
面对慕名而来的王先生,医院眼科副主任马路生决定接下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和他的家属都非常信任我,这种信任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对王先生进行全面检查后,检查结果的恶劣程度还是超出了马路生的想象——王先生不仅有白内障,并且伴有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大发作,这已经是白内障手术最为疑难的情况之一;更难的是,他患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和左室心尖部室壁瘤,随时会有恶性心律失常、血栓形成、破裂的可能。而且,在使用多种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眼压仍高达50毫米汞柱,如果再不进行手术,视力将很快彻底丧失。
“简单来说,他不做手术都随时有生命危险,一做手术更易在手术台上直接丧命。”马路生说,“在哪做手术都有风险,而且风险很高,但我们还是决定给他做手术。与其说我们胆子大,不如说我们敢于担当。”
马路生敢做手术的另一个原因是——保障力量强,“医院各科室都有专家,有他们的支援,什么都不怕。”马路生发出了会诊邀请,把心内科、心外科、麻醉科、重症监护室、医务处的专家们请到一起进行了多学科会诊,最终为王先生拟定了最佳治疗方案和详细的手术风险抢救方案。
六大科室专家联手“保驾”的情况下,这场手术也耗时足足有40分钟,王先生被一次性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青光眼小梁切除+虹膜周切术+前房角分离+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他最终也如愿“复明”。
用手术“废料”去做另一种手术
是变废为宝,更是技术创新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常见却容易被忽略的疾病,常因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导致角膜溃疡穿孔而不得不摘除眼球。此类悲剧每年都在我国各地上演,给患者、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今年5月份,农民老宋上山干活时,左眼不慎被树枝刮伤。虽然疼痛难忍,但老宋也没当回事,简单用了一些眼药水就完事。直到发现已经看不清东西,老宋才慌忙来到医院眼科就诊。对老宋进行检查后,马路生发现他的左眼角膜溃疡的范围广、深度深,且伴有眼前房积脓。在对老宋进行药物综合强效治疗后,马路生建议老宋进行角膜移植手术,但老宋出于对医疗费用的忧虑,选择了保守治疗。
马路生(右一)团队分析患者病情
6月份,老宋再次来找马路生的时候,马路生的担心成为现实,老宋的左眼角膜溃疡已经穿孔,视力仅有光感。“里面都是脓,整个眼球都成了白眼珠。”马路生说,“再不做手术,就只有摘除眼球这一条路了。”此时,老宋才急迫地要求保住眼球。
“通俗地来说,他的角膜已经被真菌弄穿了,我就得先拿‘材料’给他把破碎的部分‘补’上。再用药物控制住炎症,最后再做角膜移植手术。”马路生解释说,角膜的唯一来源就是器官捐献,数量很少,珍贵的角膜作为“修补材料”来用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他所用的“材料”是全飞秒角膜屈光手术所取出的角膜基质透镜,“激光治疗近视眼手术,其实就是用激光切削角膜组织,改变角膜曲率。手术中切除下来的角膜碎片就成了‘废料’,但我们变废为宝,把它作为‘补洞’的‘材料’再次利用。这是我们的一个创新。”
马路生为老宋修补了角膜溃疡,但由于老宋的角膜溃疡严重,角膜植床糜烂严重,导致术后5天患者左眼前房再次消失,马路生不得不再次进行了三层的角膜基质透镜修补术,“也就是给他‘补’得更厚一些。”这次,马路生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老宋的眼前房一直维持良好,角膜溃疡得以逐渐地控制住。
老宋是幸运的,7月28日他就等到了他人捐献的供体角膜,马路生立即带领团队为老宋实施了角膜移植术。手术很成功,老宋的左眼视力很快就恢复到了0.05。
马路生说:“时代在发展,人们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在进步,我们治疗疾病有了更先进的手段。这就促使我们在技术上必须创新。”
翼状胬内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发展至一定程度可引起散光,视力下降、眼部不适及美观问题,常见的胬肉手术会出现角膜发“白”、干眼症、易复发等情况。马路生结合多年实践,带领团队进行了技术创新,采用翼状胬肉“V”形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滑行移植术,这种手术不仅损伤小、速度快,更是有着效果好、恢复快、不易复发的显著优点。
马路生说:“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我首先提出了这种手术方案,现场有很多人质疑。但后来经过实践,证实我们的这种技术使得手术步骤简化,手术时间缩短,安全性较目前常规手术方案大大提高。”
贫寒老汉来治病,反收医生千元钱
“让他感到温暖,对生活充满希望”
今年夏天,一位来自海阳市的60岁老汉来到医院眼科就诊。还没等检查病情,老汉的遭遇就先令马路生唏嘘感慨了一番。
老汉在38年前就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导致劳动力丧失,一直靠低保生活,也因此未曾婚育,而且常年患有多种严重疾病。1年前,他的股骨头又坏死,使得原本就羸弱的身体更加难以活动,无法弯腰,腿也无法屈伸,需借助拐杖或轮椅才能行动。他来医院求医,是村委会安排专人用轮椅推送过来的,医疗费用也由村里承担。
马路生团队查看讨论患者病情
经过检查,马路生确认老汉的病情非常复杂,除了患有白内障导致严重的视力障碍,还患有高血压、陈旧性脑出血、冠心病。老汉和陪同老汉来看病的村民向马路生介绍,医院,都是因为老汉的病情复杂被拒收,这才不得不到医院来试一试。
看到老汉痛苦的样子,马路生立即下了决心,“一定给他治好”。鉴于老汉的病情复杂,医院安排了心内科、麻醉科等科室的专家协助马路生开展手术。
手术非常顺利,第二天老汉的视力就恢复到了0.8。但事情并未结束,老汉不仅经济状况差,心理和精神状态也非常脆弱,马路生便经常去病房看望老人,通过聊天给他进行心理辅导。在老汉出院时,马路生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给了老人元钱。这令老汉和陪同村民感动不已,花钱看病是天经地义的事,怎么反而收人家医生的这么多钱呢?但马路生还是执意把钱塞给了老汉。
马路生说:“一千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也不能改变他的生活,我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他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让他对生活充满希望。”
马路生说,做一名好医生,技术过硬只是基本要求,有爱心,有医德才是必不可少的,“所谓‘大医精诚’‘医者仁心’,这是一个好医生毕生的行为准则。”
烟台医院马路生1
专家简介
马路生,男,眼科专业研究生,烟台医院眼科副主任,眼科教学主任,青岛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眼底病学组》的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研究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的委员、《烟台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烟台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委员。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年,主攻专业:白内障及角膜病。精通各种疑难复杂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及联合各类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精通白内障术前的人工晶体测量、屈光性白内障高端人工晶体的测量、计算、植入。精通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等玻璃体体视网膜手术、抗青光眼手术、眼外伤手术、泪道插管手术等。发表各级文章20余篇,或国家专利5项、主参编专著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