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炎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信息跑数据跑代替患者跑数字化赋能
TUhjnbcbe - 2023/2/9 8:43:00

图说:医院的四诊仪,将中医舌诊、面诊、脉诊、问诊整合在一起新民晚报记者孙中钦摄(下同)

中医门诊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患者一进门,坐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伸出舌头,让大夫瞧瞧舌苔,判断身体是否出了问题。在5G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赋能下,“望闻问切”的中医特色和优势,也能在云端实现。这是记者今天下午在“数字化转型赋能便捷就医服务”现场采访活动中看到的场景。

据悉,医院、医院聚焦患者就医全程,让“机器跑”“信息跑”“数据跑”代替患者跑,从患者需求角度出发,打造有温度、有中医特色的服务。

找床位办住院简单了

“医院往往会出现‘一床难求’的情况,这能通过数字化解决吗?”听到疑问,上海医院副院长宓轶群将记者引到了“管理驾驶舱”指挥部。“基于此我们实施全院床位的统一统筹管理,为急、危重症患者解决‘一床难求’的难题。”她介绍。

疫情下,医院,就能解决中医药诊疗需求。医院贴心设计“一站式方案”——

“请您今天来办理入院手续,具体注意事项如下:一、办理入院时,您需要携带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医保卡或我院诊疗卡……请按需携带碗筷、毛巾、换洗内衣等生活必需品。”医院发来的AI短信,这份“温馨小贴士”,缓解了他的担心。

“在疫情期间‘非必要不陪护’的要求下,住院患者对护工的需求量直线上升。”该院护理部主任王娴指着屏幕说,“患者在办理入院登记时,可以查看‘护工信息库’,了解护工的工作年限、擅长项目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护工。”

“根据你的表述,不排除有脊柱炎的可能,需要入院做一下检查。”医院远程会诊中心,风湿病科主任陈薇薇根据患者朱先生的病情,直接为他开具了“电子入院证”。朱先生凭“电子入院证”在来院当日即可“一次性”办理完成入院手续,减少长途奔波往返。

“实施出入院一站式服务模式后,患者入院等候时间平均缩短了2.3天,术前等待时间平均缩短1.7天。”医院院长钟力炜介绍。

图说:医院的医疗大数据系统

名中医抢手有办法

过去,在就医挂号过程中,挂号难、候诊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知名专家资源稀缺等问题长期困扰着百姓。医院门办主任平立告诉记者,该院首创名中医团队预约功能——采用层级管理,逐级推荐的方式,对病人的就诊需求进行精准引流,帮助就诊病人迅速在整个名中医团队中精准找到适合的医生。

医院的特诊部入口,有位“屏将*”把门。“对于一些特别热门抢手的医生,我们设置了实名认证环节,采取人脸认证技术,有效防止了*牛的违法倒号行为。”平立通过屏幕向记者演示,“在线上约挂号时,就诊人需先通过人脸识别来确认身份完成实名审核;就诊时,就诊人需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刷脸的验证操作,核实身份信息后方可成功就诊。”而“屏将*”把门以来,*牛的违法倒号行为明显减少,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病人在等待就诊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医生先行“上线”了。记者在医院肛肠科看到,等候的病人通过手机回答病情、症状等相关问题,形成主诉传输至医生工作站,医生也能同步获取患者最新病历资料,提高了接诊效率。“问诊前,通过机器人采集的患者脉象转化成波形传到我们这,对于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现在也在进一步观察AI脉象的准确度。”副主任医师姚一博透露。

图说:医院机器人将脉象转化为波形图传给医生新民晚报记者郜阳摄

无法陪护担忧亲人能解决

在上海医院“医患云客厅”,记者见到了74岁的虞老伯和他的管床医生。因为中风,虞老伯正在该院康复科住院治疗。因为疫情,工作忙碌的女儿无法陪护父亲,一直担心父亲的治疗情况。到了商量好的时间,女儿“进入”“医患云客厅”,“我爸爸今天情况怎么样,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吗?”管床医生耐心解答了问题。“因疫情不能陪护的家属也可以更方便地与医生沟通治疗方案和需要家属配合的事项,并可以全方位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状况。”宓轶群副院长表示。

作为全市第一张实现中医院,医院还将中医药服务延伸到患者家中。住院患者在办理出院时,可直接到药房窗口领取接下来需要服用的中药,医院“在线复诊”功能,坐在家中就可以通过手机操作实现“在线问诊开药、中草药快递上门”。

记者还了解到,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下,上海中医药大学正牵头建设“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数字中医药创新中心,其中“上海国医云”项目将主打建设“中医大数据中心”“中医互联网医学中心”和“中医药展示中心”,依托市卫健委健康档案数据库以及上海医院自有的医学病例数据,构建全球一流的中医药大数据中心,赋能智能问诊、科研与教学。

新民晚报记者郜阳

1
查看完整版本: 信息跑数据跑代替患者跑数字化赋能